发布信息
文化人 天下事
正在阅读: 【社论】奋力铸就电视艺术新辉煌

内蒙古发布4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

发布时间:2024-05-12 23:46:50    来源:肥料圈

近日,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、自治区农牧厅联合组织召开“执法亮剑 护航春耕”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公开发布4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。


4ba7eab42d1bc609650639c9e28c736a_resize,m_lfit,w_800



巴彦淖尔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制售伪劣玉米种子案


巴彦淖尔市公安机关接到农牧、科技部门移交线索成功侦破了一起制售伪劣种子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,查获假糯玉米种子20余吨,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,向异地公安机关移交犯罪嫌疑人2名。


经查,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用无商标、标签的散装玉米种子冒充某知名商标的糯玉米种子进行销售,共计销售45160公斤种子。经鉴定,假冒种子发芽率不符合国家标准,为不合格产品,造成农业生产损失4000余万元。


通辽市秦某某制售伪劣化肥案


2023年3月,通辽市一种植户称其承包种植的9400亩农田使用了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肥料后,造成其田地粮食大面积减产,经济损失约300万元。通辽市公安局通过此线索,破获秦某某等人制售伪劣化肥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,捣毁生产窝点1个、生产线3条,查扣涉案化肥26种、73吨,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。


经查,2021年以来,犯罪嫌疑人秦某某依托其实际控制经营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购买化肥原材料,根据不同的产品,按照配比人工进行灌装或分装,生产产品由公司业务员或地区销售经理进行推广售卖,层级发展代理,销往全国21个省份。


乌兰察布市索某某系列制售伪劣葵花种子案


2024年2月,乌兰察布市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连续破获3起制售假葵花籽种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。


经查,索某某、蔺某某等4人私自将储存10余年的过期葵花种子销售至锡林郭勒盟、乌兰察布市、巴彦淖尔市、河北省、新疆等多地。内蒙古某种子有限公司销售总负责人索某某为清理库存,将2013年生产的葵花籽种以每袋5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,公司销售员高某、蔺某某等人明知所销售的种子过期、变质的情况下,依然以次充好卖给农户,劣质葵花种子导致1600亩葵花出现空壳,造成农户损失200余万元。


通辽市刘某某制售伪劣地膜案


2024年3月,通辽市公安机关破获刘某某制售假劣地膜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。经查,通辽市周某某从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刘某某处购进60吨左右的聚乙烯环保地膜销售给当地农户。农户使用地膜不到1个月便出现破损,损失巨大。经鉴定,该批地膜厚度、断裂标准、净质量等均不符合国家标准。

关键词:内蒙古,农资打假,案例

【版权声明】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、服务大众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,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。